据朝中社报道,5月22日,由检察机关人员和有关专家组成的事故调查组,向朝鲜劳动党中央军事委员会汇报了对前一天在朝鲜清津造船厂发生的新型驱逐舰下水“重大事故”的初步调查结论。
和此前的官方报道不同,调查组结论称,该5000吨级驱逐舰没有船底破洞,船体右舷被刮削,通过船尾部分的救生通道流入一定量的海水。这和商业卫星观测的船体倾覆情况相同,意味着该舰是在进行“横向下水”时发生了意外。
横向下水,即让军舰侧身先入水,然后整舰侧滑进入水中。在此过程中,舰只会出现较大的倾斜。美国智库史汀生中心指出,朝鲜海军军舰通常采用的是舰尾先入水、整舰直接滑入水中的重力式下水,以及使用浮动干船坞的浮动式下水方式。这两种方式,军舰都不会出现侧倾的情况。
横向下水,原本是“朝鲜军舰从未用过的下水方式”。史汀生中心称,清津造船厂使用该方式的原因也很简单,因为建造该舰的码头没有适用重力式下水的斜坡,也没有朝鲜“军舰摇篮”南浦造船厂的浮动干船坞。
目前,朝鲜司法机关已经决定“先拘留并调查对事故负有明显责任的人员”。而在第一轮通报中唯一被点名的,就是“清津造船厂厂长洪吉浩22日被传唤至司法机关”。清津造船厂,也是此前一天金正恩“严厉警告和问责”的对象之一。预计在下个月举行的劳动党中央全会上,朝鲜官方还会有进一步的处理作出。
2024年12月,在劳动党八届十一中全会上,有一名叫洪吉浩的干部被增补为劳动党中央候补委员。目前尚不清楚此人是否为清津造船厂厂长洪吉浩。在朝鲜,大型工业企业负责人经常当选为劳动党中央委员、候补委员。
以建造渔船起家的清津造船厂,此前几乎从未出现在有关朝鲜军舰建造的新闻中。清津造船厂在朝鲜造船业中究竟处于怎样的地位?取得过哪些成绩?金正恩为何要选择这家缺乏军工经验的船厂建造朝鲜最大的新型驱逐舰?
2018年,金正恩视察清津造船厂。朝中社
金日成12次视察的“英雄单位”
“我国(朝鲜)三面环海,必须坚决发展造船业……才能出海捕捞大量鱼类,改善人民饮食,(然后)发展海上运输业。”据朝鲜官方媒体记载,这是朝鲜第一代领导人金日成1968年视察清津造船厂时作出的指示。
20世纪60年代,朝鲜进入工业建设时期。清津所在的咸镜北道,地处朝鲜东北沿海,区位优越且相对安全,加之当地矿产资源丰富,很快成为工业重镇。然而,建设起步阶段,各方面资源都非常匮乏。有官方报道披露,咸镜北道最重要的水产基地金策水产厂成立时,一共只有4艘小船,其中还包括帆船。海运需要的货船也非常稀缺。
在此背景下,金日成特别关注当地造船业的发展。朝鲜官方统计显示,金日成一生中亲临咸镜北道50次,其中视察清津造船厂就高达12次。国际海事船舶数据库Ship Vault的记录显示,从20世纪70年代起,清津造船厂已经开始建造2000吨级以上的散货船,以及中大型拖网渔船、鱼类加工船,船只大多以朝鲜地名命名。
按照朝鲜官方说法,在第二代领导人金正日的关怀下,清津造船厂迎来了更大的发展。金正日6次视察船厂,指导该厂进行现代化改造,“不仅建造许多千吨级船舶,还建造三千吨级、五千吨级、万吨级的船舶”。
依托咸镜北道以金策钢铁联合企业为龙头的重工业,清津造船厂在20世纪90年代跃升为常和西海岸南浦造船厂并称的朝鲜造船重镇。金正恩2018年视察清津造船厂时,将该厂称为“有20多年前成功建造大型客货船‘万景峰-92’号的历史的、前景光明的造船厂”。其中提到的“万景峰-92”号客货两用船,就是90年代的产物。
1992年,为庆祝金日成80岁寿辰,旅日朝鲜人总联合会计划出资建造一艘新的客货两用船,取代服役20年的波兰造“万景峰”号轮,运营朝鲜元山—日本新潟的国际航线。已有4000吨级船舶建造经验的清津造船厂,承担了这项任务。最终建成的“万景峰-92”号总长162.1米,排水量超过9000吨,载客量达350人。
此后30多年里,“万景峰-92”号一直是朝鲜的标志性船舶。2018年2月,在朝鲜半岛和平“破冰”之际,“万景峰-92”号搭载参加平昌冬奥会的朝鲜艺术团成员抵达韩国,一时为国际社会瞩目。据韩联社报道,截至2023年,该船依然活跃于朝鲜外贸和对外交流活动中。
经过半个多世纪的发展,清津造船厂已是被金正恩称为“历史悠久,技术水平高”的“大型造船基地”。但值得注意的是,针对清津造船厂的官方宣传和报道,极少提及该厂承担军用船只建造任务,直到2018年。
2018年2月,清津造船厂建造的“万景峰-92”号客货两用轮,搭载朝鲜艺术团抵达韩国。韩国媒体报道截图
“远洋海军”战略会变吗?
2018年之前,清津造船厂到底有没有建造过军舰?美国智库战略与国际研究中心(CSIS)称,该厂“此前曾制造过潜射渗透艇、小型巡逻艇,并偶尔参与研制‘鲨鱼’级潜艇,但主要专注于生产货船、渔船和挖泥船”。
所谓“鲨鱼”级潜艇,是一种执行特种渗透任务的小型潜艇,满载排水量不足300吨。目前,尚无资料显示清津造船厂过去建造过朝鲜人民军海军的主力舰艇。事实上,这和船厂的区位有关:长期以来,朝鲜并无打造“远洋海军”的计划,朝鲜海军的主要任务是在西海海域和韩国海军对峙。因此,西海岸的南浦造船厂,才是朝鲜军舰和潜艇制造的重镇。
然而,2018年,就在“万景峰-92”号得到国际关注之际,清津造船厂的工作重心悄然发生了变化。当年7月,金正恩视察清津造船厂。据朝中社报道,他“详细了解了新下水作战舰艇的结构、战术技术参数和武器装备安装情况,并亲自进行了试航,高度评价船厂工人为进一步加强海军力量,高度体现自力更生的革命精神,成功建造出一艘具有优良机动性和火力的作战舰艇所做的工作”。
韩国统一部网站同月转载媒体消息称,原来的清津造船厂已经“停止运营”,现在生产的其实是潜艇和鱼雷艇。这一消息可能言过其实,因为金正恩在视察时同时指示将新的客货两用轮建造计划交给清津造船厂完成。此外,金正恩也要求对该厂进行大规模改扩建,以提高造船、造舰能力。
金正恩还具体指示:“我国三面环海、江河众多,要搞活整体经济,把人民生活提高到更高水平,必须果断地振兴造船业,并要求大量建造大型货船、客船、渔船、作战舰艇等各类船舶,进一步巩固和发展渔业、海上运输、对外贸易和国防力量。”对比1968年金日成对清津造船厂的指示,金正恩的要求中显然增加了“作战舰艇”的任务。
金正恩为何会有这样的部署?当时的一些分析认为,2018年的半岛和平进程让西海海域进入“脱离接触”时期,朝鲜在西海的军用舰船需求量降低,所以需要在南浦造船厂和清津造船厂间重新平衡产能,包括将一部分军工任务转移到东海岸。
但金正恩的想法显然不止于此。今年4月25日,在南浦造船厂举行的“崔贤”号下水典礼上,他公开透露了自己的“远洋海军”构想。
典礼致辞中,金正恩用“白云苍狗的海洋天气”形容朝鲜周边安全环境的变化。他强调人民军海军要能“赶赴世界任何水域,主动地制止敌国的侵略”。所以,“远洋作战舰队通常被认为是帝国主义侵略的代名词,但现在我们要建设远洋作战舰队”。
面向太平洋的清津造船厂,由此承担起特殊任务。2018年以来,清津造船厂极少见于朝鲜媒体公开报道,直到2025年3月,朝鲜媒体报道金正恩视察“重要造船厂”的新型驱逐舰建造进展,外界才从影像中识别出清津造船厂,并震惊地发现该厂正和南浦造船厂各自建造一艘后来被命名为“崔贤”级的新型驱逐舰。该舰排水量超过5000吨,而此前朝鲜自主研发的最大军舰也仅为1500吨级。
最终,有1500吨级军舰建造经验的南浦造船厂,“用400天奋战完成奇迹”。5月14日,距离“崔贤”级首舰在南浦下水已过去约三周,清津造船厂内的“崔贤”级2号舰终于被商业卫星观测到从建造位置开始沿码头移动,5月15日停靠在下水位置。随后,几艘驳船和支援船停泊在附近。
美国智库史汀生中心指出,清津造船厂及其他相关部门,为这次“前所未有”的横向下水做了大量准备。然而,5月21日,最坏的结果还是发生了。金正恩现场目睹了事故发生的整个过程。
据朝中社5月23日的最新消息,劳动党中央军事委员会对事故调查组指出,就算舰船状态良好,此次事故是不可容忍的犯罪行为这一事实也不会改变,有关责任人绝不能逃脱自己的罪行。把此次事故视为重大事件,不是因为舰船的损坏有无或经济损失,而是要给在所有部门蔓延的缺乏警惕、不负责任和不科学的经验主义态度以严厉打击,敲响警钟。
有分析认为,虽然“崔贤”级2号舰在清津发生下水事故,但朝鲜在东海岸发展海军的战略目标并不会因此改变。不过,清津造船厂的问题显示出,朝鲜军工业距离金正恩的“远洋海军”目标,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韩国军方此前认为,仅就“崔贤”级而言,该级舰距离建成服役、形成战斗力“还需要几年甚至10年时间”。考虑到朝鲜还有核动力潜艇等其他“远洋海军”建设计划,“崔贤”级2号舰下水事故,是否会调整朝鲜发展“远洋海军”的侧重点,值得关注。
(作者 曹然)
这篇文章由疯秀材史小龙于2025-05-23 23:38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贵雨偶工泛传媒网立场。
发表评论 (63条评论)
虎万行
2025-05-23 12:55这篇文章对经常跑步的人身体大变化家具的分析非常深入,特别是关于木材选择的部分给了我很多启发。我家最近正打算更换客厅家具,这些信息对我帮助很大。
卖唱
2025-05-23 17:29作为一名家具设计师,我认为文章中提到的演员隋永清去世设计理念非常前沿。尤其是抽屉结构的创新应用,确实能提升家具的实用性和美观度。